一部長達31年未全面修訂的法律即將迎來重大變革,這不僅關乎國家貿易政策的調整,更將直接影響數百萬家出口企業的出海航程。
對外貿易法修訂草案于9月8日正式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審議。這部經歷了31年風雨的法律迎來了首次全面修訂,旨在將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管理制度等改革舉措上升為法律制度。
修訂草案共11章80條,不僅明確了"維護國家主權、安全、發展利益"的立法目的,還增加了對外貿易工作應當堅持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規定。
此次修法背景是我國外貿業態的深刻變革。截至目前,我國貨物貿易規模穩居全球第一,服務貿易規模穩居全球第二。 隨著外貿體制改革不斷深化,外貿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,這些改革創新發展成果需要通過法治方式及時鞏固。
修訂草案對國家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、積極參與國際經貿規則制定等作出規定。 值得關注的是,草案將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管理制度、支持和促進對外貿易新業態新模式發展、支持和鼓勵發展數字貿易、加快建立綠色貿易體系等改革舉措上升為法律制度。
對企業而言,此次修法意味著更多確定性。修訂草案明確國家加強與對外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保護,提升對外貿易經營者知識產權合規水平和風險應對能力。 同時建立貿易調整援助制度,穩定產業鏈供應鏈。
此外,修訂草案還豐富完善了對外斗爭法律工具箱,補充完善相應反制措施。 對有危害我國主權、安全、發展利益等情形的境外個人、組織,規定可以采取禁止或限制其進行與我國有關的對外貿易等反制措施。
該法律修訂預計將為出口企業提供更加穩定透明的法律環境,特別是為跨境電商、數字貿易等新業態發展提供堅實法律保障,幫助企業在全球市場中把握新機遇。
對外貿易法修訂標志著我國正通過法治方式鞏固外貿競爭新優勢,為國內企業出海航行提供更為明確的法律羅盤。隨著修訂草案的審議推進,中國企業將在國際市場上迎來更加規范、透明和有保障的貿易環境。
企業如何把握機遇?
1、關注配套政策與清單:
密切關注后續出臺的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、鼓勵發展的新業態新模式目錄、綠色貿易標準等具體配套政策。這些文件將直接指導企業如何開展相關業務和申請支持。
2、提升知識產權合規水平:
修訂草案明確國家加強與對外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保護。企業應重視知識產權保護,加強自身知識產權合規建設,積極申請專利、商標等,通過合法合規手段維護自身權益,同時可利用政策支持,提升應對知識產權糾紛的能力。
3、利用貿易調整援助制度:
草案建立了貿易調整援助制度,旨在穩定產業鏈供應鏈。當企業面臨貿易環境變化、產業結構調整等情況時,可申請相關援助,借助政策支持渡過難關,調整經營策略,優化產業布局。
4、借助專業服務機構:
修訂草案鼓勵專業服務機構完善服務網絡,為對外貿易經營者提供高質量專業服務。企業可借助專業的法律、財務、咨詢等服務機構,獲取更精準的政策解讀、市場分析等服務,幫助企業更好地把握市場動態,制定合理的貿易策略。
卓信企業提供國內外公司注冊、銀行開戶、年審報稅、代理記賬、商標注冊、ODI境外投資備案等代理代辦服務,如果您有這方面業務辦理需求,歡迎隨時咨詢我司在線客服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