柬埔寨對企業實行 “寬進嚴管” 的監管模式,許多投資者注冊公司后因項目擱置、市場變動等原因長期未實際運營,卻忽視了后續合規義務。本文結合柬埔寨《商業法》《稅法》及行業實踐,系統梳理長期不經營公司的潛在風險,并提出合規應對方案。

法律風險
1、營業執照吊銷風險
根據柬埔寨《商業法》第23條,企業成立后無正當理由超過6個月未開業,或開業后連續6個月停業,公司登記機關可吊銷營業執照。例如,某中資企業2023年在金邊注冊后未開展實質業務,2024年因未提交年度經營報告被工商部門強制注銷,導致前期投資損失超50萬美元。
實操要點:
需在注冊后6個月內完成首次商業活動(如簽訂合同、開具發票);
停業超過3個月需向商業注冊局提交《停業聲明》,否則視為自動放棄經營資格。
2、稅務系統黑名單記錄
柬埔寨稅務總局(GTA)對長期零申報企業實施動態監控。若公司連續12個月未提交增值稅申報表或所得稅申報表,將被列入“高風險納稅人”名單,面臨:
強制稅務審計(追溯3年賬目);
補繳稅款及每日0.05%的滯納金;
法定代表人被限制出境直至稅款結清。
隱性支出與資產流失
1、持續合規成本
即使公司不經營,仍需承擔以下費用:
會計審計費
銀行賬戶管理費
注冊地址租金
2、資產貶值風險
若公司名下持有土地、設備等資產,長期不經營可能導致:
土地被政府認定為“閑置用地”,按市場價20%/年征收閑置費;
機械設備因缺乏維護價值縮水50%以上;
知識產權(如商標)因未使用被第三方搶注。
信用風險
1、商業信用受損
柬埔寨商業信用信息系統(CBIS)將長期不經營企業標記為“非活躍狀態”,導致:
供應商拒絕賒銷,要求預付款比例提升至100%;
銀行貸款額度被凍結,已批貸款需提前償還;
政府招標項目自動排除。
2、跨境合作限制
根據東盟信用信息共享機制,柬埔寨企業信用記錄與新加坡、泰國等國聯網。若企業被列入黑名單,其關聯公司在東盟范圍內可能面臨:
海關清關延遲;
簽證申請被拒;
跨境支付被限制。
合規退出路徑
1、主動注銷程序
柬埔寨公司注銷需完成以下步驟:
股東決議:全體股東簽署《清算決議書》;
稅務清算:向GTA提交《最終納稅申報表》,結清欠稅;
債務公告:在官方公報刊登注銷公告,45日內無異議方可繼續;
工商注銷:向商業注冊局提交清算報告,注銷營業執照。
2、轉讓替代方案
若注銷成本過高,可考慮股權轉讓:
優勢:30天內完成,保留公司歷史信用記錄;
風險:需承擔受讓方后續經營中的或有負債(如未結訴訟)。
卓信企業提供國內外公司注冊、銀行開戶、年審報稅、代理記賬、商標注冊、ODI境外投資備案等代理代辦服務,如果您有這方面業務辦理需求,歡迎隨時咨詢我司在線客服!
關于卓信
熱門專題
9
微信咨詢